Search


公園裡有樹木、有泥土、有遊樂器材
更重要的是有其他孩子

  • Share this:


公園裡有樹木、有泥土、有遊樂器材
更重要的是有其他孩子

孩子們!一起去戶外吧!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ermalink.php?story_fbid=1736875676544635&id=1732162810349255&substory_index=0

去公園戶外走走吧。

自古至今,孩子最重要的發展即是玩樂,沒了玩樂,
孩子依舊會長大;但有了玩樂,孩子可以從中學習到生活經驗及生活技能,這才叫做“贏在起跑點”。

曾幾何時,那個拿著樹枝在公園土堆塗鴉得亂七八糟的遊戲,樹枝已經默默的被取代成電腦上的小畫家,又默默的被取代成平板電腦上某個可隨意下載的APP。
其實,帶去公園弄得一身髒兮兮的一個下午,
遠比在家裡破到二十關的小遊戲更有價值許多。

公園裡,有樹木、有泥土、有遊樂器材,
更重要的是:有其他孩子。

樹木、泥土、大自然的材料散發出的氣味,
不同的材質觸覺可以讓孩子獲取許多別於家中的感覺刺激,有了不同感覺刺激,孩子的警覺度、好奇心提升後,自然對週遭的遊樂器材、其他的孩子也充滿了好奇心,自然的發展出對遊戲的概念及人際互動的技能。

尤其,少子化的台灣,孩子在家中除了可以獲得隨手可及的3C用品之外,還必須面對早出晚歸的父母、極其溺愛的祖父母,這樣的環境下,孩子在銜接幼稚園時絕對與家長上演一段“十八相送”的戲碼。所以,讓孩子早點與不同年紀的孩童們一起遊戲,也是帶去公園玩樂的重點之一。

孩子的玩樂方式百百種,人類是極其聰明的生物,別把充滿創意的小腦袋只著重於平板電腦中的破關遊戲上,帶孩子出去走走吧,即便是短短一個小時,孩子回饋出來的會是家長所意想不到的。

圖片來源:
http://babynews.in-mommy.com/2014/07/free-play.html?m=1


Tags:

About author
兒童發展評估與諮詢、情緒行為處理、社會人際關係、注意力與學習能力、動作訓練、語言訓練、認知訓練、感覺統合與遊戲課程
一位擅長處理特殊孩子的專職小兒職能治療師在這說說"我怎麼處理特殊需求孩子"
View all posts